【永乐大典的作者是谁】《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文献。它在历史上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关于《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虽然有多个重要人物参与其中,但其主要负责人和实际编纂者是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编纂的。
一、
《永乐大典》是一部由明代官方组织编纂的大型类书,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年—1408年)。该书由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编纂,后由太子少师姚广孝协助完成。全书共22937卷,约3.7亿字,收录了上至先秦、下至元代的各种典籍资料,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卜术数等各个方面。
尽管解缙是最初的主编,但在他因事被贬后,由姚广孝接任,并最终完成全书。因此,《永乐大典》的编纂是一个集体智慧的成果,但解缙和姚广孝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位人物。
二、表格:《永乐大典》编纂者一览表
姓名 | 身份/职位 | 主要贡献 | 备注 |
解缙 | 翰林学士 | 主持编纂工作 | 后因事被贬,未完成全书 |
姚广孝 | 太子少师 | 接手并完成全书 | 实际完成人之一 |
明成祖朱棣 | 皇帝 | 下令编纂《永乐大典》 | 是整个编纂工作的发起人 |
其他学者 | 多位文人、学者 | 参与资料收集、整理与校对 | 包括当时许多著名学者 |
三、结语
《永乐大典》虽为官方编纂,但其编纂过程体现了明代前期的文化繁荣与学术水平。虽然没有明确的“单一作者”,但解缙和姚广孝作为核心人物,对这部巨著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今,《永乐大典》原书已大部分散佚,仅存零星残卷,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