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如何护理】新生儿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多发于出生后1-2周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或免疫力较低的宝宝。症状包括口腔内出现白色斑块、红肿、喂奶时哭闹等。如果不及时护理,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进食和生长发育。
以下是对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方法总结:
一、护理要点总结
护理步骤 | 具体内容 |
1. 保持口腔清洁 | 每次喂奶后用干净的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宝宝口腔,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 |
2. 正确使用药物 | 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真菌药膏(如制霉菌素),需按照医嘱涂抹患处。 |
3. 注意奶具消毒 | 奶瓶、奶嘴等必须每日高温消毒,防止再次感染。 |
4. 母乳妈妈也要注意卫生 | 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乳房清洁,必要时可使用抗真菌药膏。 |
5. 观察病情变化 | 若症状持续不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并发症。 |
6. 增强宝宝免疫力 | 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有助于提高宝宝自身抵抗力。 |
二、日常护理建议
- 避免频繁更换奶粉或辅食: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 减少宝宝接触不洁物品:如玩具、手指等,以防交叉感染。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避免过于干燥。
-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确保病情好转。
三、注意事项
- 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未经医生同意的药物。
- 鹅口疮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中其他成员也应注意个人卫生。
- 若宝宝出现发热、拒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大多数新生儿鹅口疮可在几天内得到缓解。家长应耐心细致地进行日常护理,并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